
“你看,那是我女兒畫的外星人呢,真有趣!”
“誒,你們家的全家福也在這兒呢……”
“這孩子和我們女兒一個班呢,可真是寫得一手好字??!”
10月17日下午,小學PYP項目部一樓大廳,一張張懸掛于墻、色彩明艷、充滿童趣的涂鴉,一本本厚厚的超學科探究成果展示,都讓前來觀摩的家長們興致盎然。
PYP一年級的主題為“我是誰”的超學科探究成果展,在家長們愉悅的交流中進行著。
開學之初,一年級PYP項目班的小朋友們?yōu)榱俗屚瑢W和老師能夠認識自己,特別制作了“自我介紹”。里面不僅形象地介紹了自己的姓名,還介紹了自己的愛好、特長。有趣的介紹形式,也讓孩子們之間增進了交流和了解。
隨著探究的深入,孩子們通過自己與布娃娃的比較,知道原來這世間有些事物是有生命的,有些事物是沒有生命的。對待與自己一樣有生命的事物,我們應該善待“他們”。
不僅如此,孩子們也用自己的畫筆記錄下了在校園里所觀察到的有生命的事物。
這樣以孩子的直接經(jīng)驗為主的引導學習的方式,是不是分外有趣呢?
外教課上,外教老師帶領孩子們走進了“宇宙大觀園”。用講故事的方式,讓孩子們用手中的畫筆描繪出“自己眼中的外星人“的模樣——“大腦袋,三只眼,長長的手臂,奇怪的犄角……”
一個個充滿想象、姿態(tài)各異的外星人就這樣新奇“出爐”了。對于宇宙和外星人的想象,也讓孩子們形象感知到自我存在的空間的奇詭浩瀚。
在過去的一個多月里,通過對“微觀自我”與“宏觀自我”的探究,一年級的孩子們不僅適應了學校的學習、生活,更用他們的行動贏得了家長和老師的“掌聲”。
“一分耕耘,一分收獲”,看到孩子們的聰慧與進步,家長眼里流轉著喜悅的神色。
而PYP所倡導的“探究”精神,也將繼續(xù)自我總結、鞭策,載得更多孩子們駛向全面發(fā)展的彼方!

